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鋼彈00]In the end

第一人稱。



------------------------







  曾經看過人類討論過,在生命的盡頭會有些什麼。書籍文獻,都是信仰之類的愚蠢的話。人類總是這樣,神明之類的東西明明就是人類所創造的,卻又將其視之為非出於己身的東西,去尊敬、崇拜,去活下去的信條,當作活著目標,甚至連死亡...

那時候我一笑置之,因為我知道,在生命的盡頭那裡,什麼都沒有。人類是蛋白質構成的生物,頂多就是分解而已。無所畏懼,也沒有什麼好恐懼的,分解掉而已。你笑著說,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像我這樣,坦然勇敢的面對。


  不過在發生過很多事情之後的那個後來,我突然想到,說不一定,生命的盡頭會有些什麼。

我想去看看。

想要看看,是否可以看到跟你一樣的風景。如果死亡之後人類所相信的那樣還會有知覺的話,那是否就可以感覺到你在了呢?我那時候閉上了眼睛,想像著可以見到,想像著可以看到。一片黑暗之後,會有光,會看到等待自己的人。會有著溫柔的嗓音、溫暖的體溫,嘴角會有著讓人安心的弧度的那個人。

可惜的是那時我還沒有走到盡頭。


  不,沒有走到也好。因為世界尚未完全的改變,還不是美好的。自己不能這樣幼稚又任性,單純的想要逃跑,想要找一個讓自己可以緩下腳步好好休息的地方。而且,如果是那個人的話,一定會等的,不需要著急。

開始學著像人,開始知道自己是人。會疼會痛,會哭會笑。知道了同伴的感覺,知道了家人的感覺。如果把一切下個比喻,那就像是一個故事一樣,有起有落,有人來有人離開。出現的角色越來越多,主軸也一直在變動,但是,


  在故事的盡頭,我到了你所在的地方。

  ......

  .....

  ....

  ...

  ..

  .

  我是這麼希望的。








我想,打從一開始我就該一笑置之。

因為我根本就走不到盡頭。













不過是個欺騙自己的謊言。





Fin.





---------------






看著照片腦海裡就蹦出了一句
『在故事的盡頭,我到了你所在的地方。』
然後想著想著架構就出來了,開頭的部份有用到一個「異化」的概念,個人是覺得意外的很適合。

久違的純第一人稱式寫法。
應該不用講明我在寫什麼吧OTL||||(質疑)

PS:我替自己過份發達的淚腺默哀。


---

睡醒的時候再看發現這東西真的恥到不行(遮臉)

說真的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認真的寫過後記了,好久以前的我總是想要在後記把所有自己寫作的心路歷程想法通通給大家知道,也會努力想要解釋自己所想要表達東西,自己引用了什麼譬喻了什麼。

但是,正如我的老師說的,作品一旦離開作者就與作者無關了。每一個讀者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那是作者不能控制的。所以我就合理化了我不寫後記的行動。

所以這篇就永遠謎樣下去吧OUO+

不過歡迎分享心得XDD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