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Innovator

中文英文混亂,文法無視。
而且我也很擔心我的英文字會打錯(淚)<<手寫都會出錯的傢伙。


最近無論上什麼課總是容易聯想到gundam00,或許因為總是會在文學中提到復仇或在軍訓的時候提到戰爭之類的,但是今天上的課不過就是單純的sociology。


今天的sociology上到第19章,Crime and Deviance。
提到Crime and Deviance,首先就要先把兩者之間關係釐清,簡單的圖解是


 
norms   ->conformity
          ->deviance -> in law
                    -> crime  



deviance討論的範圍較大,泛指了所有違背了norms的行為表現,而crime單指違反了法律的行為表現。所以一個人可以是個社會中的deviance,但未必是crime。

Functionalist theories

Durkheim 認為 crime and deviance  是社會事實 ; 他相信兩者對社會是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elements 。他認為其有adaptive function and maintenance between "good" and " bad" behaviours.

關於他的看法其實很有意思,但也不是那麼難懂。想像一個
crime and deviance都沒有的社會,那應該是十分的可怕的社會吧,關於這點我想推薦去看一下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就可以有個眉目了,不過Durkheim是不是反烏托邦這點我不是很清楚(這樣好嗎?!!!)

另一位則是Robert K Merton,他提出了 the strain theory.
意即 strain put on individuals' behaviour when accpted norms conflict with social reality.
也提出了五種Modes of adaptation.
 
socially endorsedvalues limited means of achievingModes of adaptation.
Conformists
Innovators
Ritualists
Retreatists
±±Rebels



 






接受順從的圖象為"+"反之則"-"

除第一者之外,其他的都是deviance 。


第一者我流翻譯成順從者,反正就是乖乖的接受大家理念想法,乖乖照著大家的方法做。
第二者我流直接翻譯成變革者,想法接受,但是方法不接受而自己另闢方法。
第三者我流翻譯成儀式者,不認同,但是照做。
第四者我流翻譯成隱者,因為都不接受所以乾脆一點自己離開這個社會隱居。
第五者我流翻譯成反逆者,跟隱者一樣不接受但是他選擇去創造一個新的把現有的推翻。


----------------


我對於gundam00用『Innovators』這個字詞真的心中感覺很微妙。
或許就如同Merton理論中的那樣,其實是有著同樣的理想、願望、目標,但是卻不是照著大多數的人選擇的方式達成。因此變成了deviance,而如同Durkheim 認為的,deviance有其必要性,那有著促使社會進步改變的可能。

Innovators即便是deviance,但也絕對不會是錯誤。只是在道路的選擇上跟其他人不同而已,不過這點其實天人對世界來說也是一樣的吧,他們各自的選擇了道路。無關對錯。


只是一時性起想要紀錄而已。
再次重申!!!!
我愛伊野部唷。3。/




等我的坑都差不多我再努力一點生文吧QAQ
雖然我覺得我的坑根本就是無止無盡,沒完沒了,任何東西都可以K到我讓我生新的梗出來啦(血淚)
還有,其實我是藉著整理課文想法來阻止自己又開新的有關伊野家的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